一、党建·文化
1、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四川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召开了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7次,党政领导带队深入各党支部和临床辅检科室开展专题调研活动89次。
2、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先后在我院举行新任处级领导干部送任仪式。任命李志为党委书记,徐茜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国强为党委副书记;聘任刘建为院长,张建堂、徐厚平、汪国友为副院长。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3、我院顺利完成了泸州市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迎检、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及国家卫生城市复检相关工作。
4、我院党委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先后到古蔺县、凉山州普格县开展脱贫攻坚捐赠活动50余人次,投入及协调资金约57万元。
5、我院派送了18名医务人员赴甘孜州、阿坝州和阆中市参与对口支援“传帮带”工作,1人完成了援圣普医疗队任务返院。
6、1月26日,我院成立支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
7、我院开展了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8、我院中医药文化“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与合作研究中心获批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功获批西南医科大学首批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二、抗疫
1、1月25日大年初一,我院雷波、刘操、许志刚、林玲、罗英、高婧臻、魏光蓉、魏梦穗、蓝晓维、郑雪梅、周春梅、李靖、梁敏、涂连洁、袁茂思1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一批应急医疗救援队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3月21日返院。
2、2月2日,我院胡蓉、李晓娟、罗婷、曾理4名护理人员组成第二批应急医疗救援队赴湖北省人民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3月31日返院。
3、2月1日、4日、5日、16日、20日、22日、23日,我院张林松、肖宁宁、胡华、吴翠玲、曹黔、周志强、董丽、杨雪(心脑病科)、薛力珠、朱自修、胡静(新生儿科)、罗福琼、曾当坪、王佳、阮洪伟、张前林、李霞(肛肠科)、陈方姗、魏晓旭、张林、曾沁,共七批21名医护人员先后在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4、2月3日起,我院先后开展了强化预检分诊改造发热门诊,新建留观病房,优化病区防控流程等疫情防控工作,截止12月11日,预检分诊4183759人次,发热门诊就诊10946人次。
5、2月13日,2月19日,我院徐山凌、王恩成、徐奎到甘孜州人民医院、道孚县人民医院、甘孜州道孚县人民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于3月14日、27日返院。
6、2月9日,我院获准泸州市首批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截止12月11日,先后完成了院内核酸检测样本数52949例,院外核酸检测样本数1566例。
7、6月23日,9月14日,我院检验科杨加贝、刘诗雷、吴欣先后到北京、云南瑞丽开展核酸检测,于7月27日,9月22日返院。
8、我院先后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及个人防护相关知识培训18场次、18163人次,组织考核13场次,考核11892人次,通过率98.3%。
9、我院牵头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急专项《清肺排毒汤(合剂)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及制剂研发》工作。2月12日,研制的“清肺排毒合剂(新冠1号)”获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川药监发[2020]19号文件批准,同意在全省208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直接调剂使用,先后使用新冠1号4680瓶,总有效率达93.9%。
10、4月21日,我院举行了“大美医者 大爱无疆”抗疫一线英雄表彰大会。
11、我院援鄂抗疫人员梁敏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呼吸内科荣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援鄂应急医疗队护理组荣获四川省总工会集体“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同心战役“最美女职工集体”荣誉称号等国家和省市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25项。
三、医疗
1、我院医学检验科获批四川省卫健委甲级重点建设学科,中医脑病学获批四川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眼科、针灸科、老年病科、急诊科、糖尿病、出血性中风病6个专科(病)获批2019年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荣获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经典传承中心建设单位和四川省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建设单位。
2、我院先后开展了“经皮主动脉瓣置换和主动脉缩窄支架置入术”“肺动脉瓣膜狭窄球囊扩张”“俯卧分腿位下双镜同行治疗上尿结石”“F4.8可视穿刺超微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处理上尿路结石等”等新技术新项目62项。
3、我院被评为国家卫健委电子病历应用等级四级,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四川省一星级智慧医院,全面启用新业务系统(HIS、CIS、NISS等)上线工作,“互联网医院”、云病案服务正式上线,全面启用全民就诊服务电子健康卡(码)。
4、我院获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依托单位,获批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及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房颤中心”。我院获批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互联网+围产营养门诊规范化建设” 项目第二批试点单位。
5、我院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2019年度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妇产科荣获艾力彼2020届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
6、我院获批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泸州市蛇伤救治指导中心。
7、我院心脑血管慢病管理中心开诊。
四、教学·科研
1、我院完成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
2、我院共招收2020级新生446名,其中,本科生332人,研究生114人,培养了毕业生546名,本科生473人,全日制研究生59人,同等学力研究生14名。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数据显示,我院2019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为85.10%,全国排名第八,2019年中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为85.37%,排名第22。
4、我院获批2020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中医全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0年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管理信息化实证研究项目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诊疗专项能力培训基地。
5、我院放射影像科(核磁共振组)主任刘勇荣获西南医科大学第九届泸州老窖“金教鞭”奖,麻醉科医师陈齐荣获西南医科大学第九届泸州老窖“金教鞭之星”荣誉称号。
6、我院牵头成立了省市级专委会3个;成功申报各级继教项目48项,先后举办线上线下各级各类学术会议72场;新增各级学会任职254人次,其中国家级49人次,省级116人次,市级89人次。
7、我院获批国家2020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单位;获批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培养项目。
8、我院2020年立项课题26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项,部省级7项,厅局级46项,校级159项,院级26项,横向课题18项;发表学术论文1523篇,其中SCI88篇,北大中文核心82篇;获得授权专利121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1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编写专著143部;获得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省部级奖项3项,厅局级奖项2项。新增国家外国专家人才类项目1项,与客座教授阿塔拉曼院士团队国际合作项目荣获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五、荣誉及其他
1、我院在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全国排名第35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为A级;首次国家中医特色优势与科技影响力排名第43名。
2、12月6日,医院传承创新大楼(第三住院大楼)顺利投入试运行,智能立体车库和西南衣钵苑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3、我院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4、我院呼吸内科荣获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8个部门“2018-2019年度四川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5、我院敖素华荣获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第三届“健康泸州-大美医者”荣誉称号。邹永根、李晓斌、郭永灿荣获“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郭伍斌荣获“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荣誉称号。徐厚平、汪国友、江云东、孙永东、李贵平、李素莲6名荣获“第七批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董丽、杨云芳、李波、李静(肿瘤·血液病一科)、杨春艳、周兴玮、石厚银、关钛元、黄锐、冯莉10名荣获“第七批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荣誉称号。新增马登尚、罗松涛、郭永灿、罗江勤、王敏、李同莲、张萍7名正高职称专家和王晓栋、祝青、郭伍斌、王友强、曾强、游惠、唐红梅、刘平、贾英田、冯小梅、郝琦、杨伟兴、胡琼丹、董丽、柯井卫、赵龙、黄锐、李琳丽18名副高职称专家。廖大忠荣获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泸州市中医药管理局“泸州市第三批名中医”荣誉称号。我院新增专兼职教授58人。
6、我院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心荣获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进集体”,徐厚平、汪静(肝胆病科)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7、我院保卫工作部副部长、凉山州昭觉县地莫乡专职脱贫攻坚党委副书记、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田新荣获凉山州委、州政府2019年度凉山州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优秀帮扶队员”殊荣和中共泸州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2019年度“泸州市援藏援彝先进个人”称号;信息管理部科员、古蔺县双沙镇普庆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葛丁荣获中共泸州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2019年度“泸州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8、我院先后荣获中国生命关怀协会2020年年度公益医院风云榜TOP100强荣誉称号,新生儿科荣获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年度人文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孙同郊荣获2020年度人文杰出人物荣誉称号,新闻作品荣获年度十佳人文品牌好新闻大赛人文精彩新闻奖,影像作品获“向奋斗者致敬”健康主题微视频大赛风尚奖等国家省市级各项荣誉19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