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作用。中医养生学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生物处于冬眠阶段,以养精蓄锐,适应明春之生机。故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奶气;日出而作,以避严寒,求温暖。
冬季,老人易产生负性情绪,体内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导致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压升高,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故极易在冬季发生中风,常常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情绪激动时,稍有不顺心的事就生气、着急、烦躁,甚至大发雷霆。殊不知,此类情绪,都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血管舒缩功能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易导致中风的发生。
大量饮酒时,可引起血压骤然升高,大脑皮层兴奋,脑血管痉挛,从而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追求“刺激”时,如看惊险的体育比赛、打斗激烈的影视作品或到节奏激烈、灯光快速变幻的舞厅跳舞时,会因这些外界刺激而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剧烈运动时,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急剧上升。由于脑血管和血压不能在短时间内互相适应,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脑出血。
老年人在冬季预防中风应注意什么呢?
首先,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比如:醒来时应在被褥中活动身体后再起床;洗脸要用温水;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等。天气暖和、风力不大时,可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应以早上8时以后或下午为宜。
其次,中老年人是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
第三,在饮食上,应选择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吃一些含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常吃新鲜蔬菜、黑木耳、银耳等,少吃油腻食物,不要吸烟,不过量饮酒,每天白酒量不要超过50毫升,啤酒不要超过300毫升。千万不要盲目进补。
同时,老年人要积极治疗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如有高血压的患者,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最好每天测量血压至少一次,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降压药剂量,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大幅度波动。
提醒老年朋友,当突然出现眩晕或头痛加剧;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或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精神疲乏,频打哈欠,或恶心、欲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