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谈会现场
2015年5月14日,我院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推进会召开,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我院学术院长蓝辉耀、副院长魏嵋、各临床科室负责人和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相关科室负责人就该科近五年的科研现状、科研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情况进行了汇报。蓝辉耀教授针对各科室的具体情况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温馨提示
蓝辉耀教授还将于明日(5月15日)下午3点在行政楼六楼学海厅开展《基金标书撰写要点》的专题讲座,欢迎前来聆听!
专家介绍
蓝辉耀,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学及药物治疗系讲座 (首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研究),李嘉诚健康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炎症性疾病实验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和声书院院务委员,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和炎症性疾病研究室主任,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管理局成员。
蓝辉耀教授1977毕业于广州中山医学院医学系,1986获该校病理学硕士学位,1990获澳大利亚墨尔本蒙那什大学(Monash)博士学位。1990-1998任澳大利亚蒙那什大学讲师、高级讲师。1998-2001任香港大学副教授,2001-2006应聘于美国德州休斯敦医学中心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内科学和病理学终生副教授(2001-2005)和终生教授(2005-2006),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肾脏病研究中心 (NIH/NIDDK O’Brien Kidney Research Center)和肾脏病专科医生培训中心主任(2003-2005). 2006-2009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内科学教授、炎症疾病和分子治疗中心实验室主任,2009至今应邀聘于香港中文大学。
蓝辉耀教授从事医学教育和研究近30载,历炼于三大洲,致力于高级医学人才培养,为祖国输送博士和博士后达70多人次。其中,大多数已为国家级学术带头人。蓝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炎症性疾病包括肿瘤微环境,高血压和糖尿病相关性心血管和肾脏病。主攻TGF-beta/Smad信号在炎症、纤维化和肿瘤的发病新机制和新治疗。主持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大陆中国等国家级重点项目研究近50项,如美国NIH/NIDDK P50项目,香港联合基金(CRF)和专项基金(Theme-based)项目,中国大陆973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获研究经费达人民币近2亿元,在世界高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达264多篇。h-指数高达55 (注:大多数国际名牌大学教授在20-25左右),被引用频数近9000多次。在世界科学家排名(Scientist Ranking)位列前0.5%。被世界上多个学术团体/刊物聘为专家顾问,客座或特聘教授,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台湾国立阳明大学,台湾国防医科大学三军总医院,台湾高雄医科大学,广州中山大学第一和第二附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医学院等。蓝教授在国际的学术地位还体现于多次应邀并主持世界各级学术大会并演讲达240多次。蓝教授现任《美国肾脏病学J Am Soc Nephrol》, 《国际生物学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Sciences》,《 Frontier in Renal Epithelial Physiology》等杂志编委;《实验肾脏病学Nephron Experimental Nephrology》和《临床实验药理和生理学 Clinical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副主编,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留学期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1995-1998)和美国南部地区(2003)杰出中国海外学者称号,在美国休斯敦贝勒医学院任教期间被江泽民主席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