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抢救现场

康复出院的宝宝及家属与医务人员合影
7月14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泸医中医院新生儿科病房里的黄家富一家来说,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喜庆时刻,他们的宝宝可以出院回家了。
命悬一线 家属曾一度想放弃
34岁的黄家富是内江隆昌人,2014年6月23日家里的第三个宝宝在隆昌某医院出生了。“前面两个都是孙女,一直想要个孙子,这次总算如愿了,当时就特别高兴。”宝宝的奶奶说。
谁知,一切总是那么不尽人意,刚出生的宝宝面无血色,脸色苍白,还被告知肺部有问题。接生地医院医生劝家属到上级医院治疗,家属考虑再三后自己联系面包车到泸州。
“快到泸州的时候,宝宝就没有呼吸了,当时心里很慌,不晓得怎么办,心里特别害怕,头都是懵的。我马上拨打了120。”黄家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过关斩将 攻克一个个危难关头
泸医中医院接到120指令后立即出诊,在泸州高速路口接回患儿。“当时患儿无自主呼吸,心率未闻及,血压测不出,全身皮肤苍白,刺激无反应,四肢肢端皮肤紫绀,四肢末梢冰凉,睑结膜水肿,瞳孔对光反射迟钝。马上组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到场抢救,对其进行气管插管,球囊加压给氧,胸外心脏按压等处理。1分钟后患儿心音可闻及,持续复苏,5分钟后患儿已有微弱的自主呼吸。”儿科副主任李贵平副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插管成功后通过气囊加压给氧,这个在医学上非常专业的用语一般人看起来是陌生而又难解。在初步抢救成功后,李贵平与王君霞医师交替用手连续按压球囊保证患儿呼吸供氧,从接到患儿一直坚持到送入新生儿病房,他们的手已经酸麻没什么知觉…..
这个宝宝呼吸刚刚恢复,经过全面检查,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肺炎;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NRD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新生儿败血症。当新生儿科的医生告诉黄家富时,听到孩子这么严重的疾病,且可能有后遗症时,他简直傻眼了。“我都对这个娃儿能不能救活都没抱多大希望了!曾一度想放弃治疗,没想到泸医中医院的医生还把我的娃儿救回来了。”
经过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输注血小板、血浆改善凝血功能,输注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接下来的20天里,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过关斩将,凭借高超的医术、一流的设备、精心的护理,攻克了宝宝呼吸、感染、营养、贫血等多个系统上的危难关头,把宝宝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奇迹出现 宝宝康复出院
经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20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救治和护理,奇迹出现了。宝宝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规则,今日顺利出院。
7月14日,宝宝康复出院。“太感谢泸医中医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把孩子从死神边缘救了回来。”出院时黄家富激动地说。
“回家后要按照医生的交待进行喂养和干预,一个月要回来复查一次,平时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打电话咨询。”出院时新生儿科主任叶晓秀嘱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