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当前您的位置: 医疗技术 - 中医特色技术 - 正文

陈氏烙法技术

发布日期:2024-04-15 浏览量:

-分享-

技术简介:中医烙法治疗慢性咽喉类疾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翼方》记载:“治咽中肿垂物不得食方,先以竹筒内口中,热烙铁从竹中拄之,不过数度愈。”“肿垂物”即指肥大的扁桃体,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记载:“凡喉痹、乳蛾不针烙,此皆非法”,说明五百多年前已明确的记述了应用针烙方法治疗乳蛾。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是以特制烙具加热后,蘸以香油,根据扁桃体形态的不同,选择点、按、滚、触、拨等不同施烙手法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无痛、消除扁桃体炎症、保留和提高免疫功能的特点。

“陈氏烙法”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四川省名老中医陈隆晖教授团队以祖国医学“火烙法”作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开展30年,目前约有8万病人受益,平均每月治疗人次在180人次左右,全年超2000人次,该项目是在中医整体观念、阴阳平衡和咽玄府理论指导下,创新性系统性阐述了慢性扁桃体炎病机演变规律和中医外治法的“络脉咽玄府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疏通开玄”烙法,形成了完善的规范化质量标准的治疗方案。我院作为国家“慢乳蛾专病组”副组长单位参与制定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蛾病”中基临床路径并推广实施,这也标志着“陈氏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规范化标准的建立。

技术优势:“陈氏烙法”属中医外治、火灸的范畴,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扁桃体肥大等咽喉类疾病的外治方法之一,具有以下特点:

1.痛感不明显,易接受:为扁桃体内神经分布少,灼烙时在中间区域所以治疗前后痛感不明显,无需使用麻药。

2.无出血:因为灼烙时的高温使扁桃体表面炭化,微小血管迅速凝闭。

3.消炎症,除梗阻:灼烙扁桃体表面,多次灼烙后扁桃体逐渐变小,隐窝变短,有利于隐窝内容物排出,同时可以消除扁桃体肥大带来的机械性症状;另外“热”刺激诱导提高了防御素-2的表达水平,具有抵抗多种微生物感染的作用。

4.保功能,强体质:扁桃体是免疫器官,被称为人类呼吸道的保护屏障,给予灼烙治疗后可以保留扁桃体,从而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5.无需住院,只需门诊治疗,10次一个疗程,每周1-3次。

时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右一)

视察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

适应症:

1.扁桃体有急性炎症反复发作史

2.扁桃体肥大、刺激性咳嗽、发生咽部堵塞感,呼吸,吞咽障碍,睡眠时打鼾等机械性症状。

3.咽部不适、灼热感,口臭或咽部微痛。

4.扁桃体切除术后部分扁桃体组织残留

5.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病及肝病、年龄过高等不适于扁桃体切除手术者。

咨询电话:0830-252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