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当前您的位置: 医疗技术 - 中医特色技术 - 正文

毒蛇咬伤穴位切开联合拔罐疗法

发布日期:2024-04-15 浏览量:

-分享-

技术简介:中医治疗毒蛇咬伤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的古典中医文献中,就已经有关于毒蛇咬伤及其治疗方法的记述。在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直接针对毒蛇咬伤的具体方剂,但它确立了外感六淫致病的理论框架,其中包含了毒蛇咬伤这一类因外界有害物质入侵人体而引发疾病的观念。到了汉代,《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许多草药具有解蛇毒的功效,比如雄黄、丹砂等。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烧刀头令赤,以白矾置刀上,成汁,热滴咬处。”,表明在两千年前便有中医治疗毒蛇咬伤的明确记载。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多种能够解蛇毒的中草药及其制备、使用方法,不仅有内服的药物,也有外敷的药膏和验方。中医治疗毒蛇咬伤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应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局部排毒,具有内外兼治、副作用小、价廉效优等优点。

“毒蛇咬伤穴位切开联合拔罐疗法”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张志鸿教授团队以传统中医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借鉴寒凉学派刘完素“火热论”,提出了“蛇毒属火,火急动风”的观点,并在此观点指导下创立的血液毒和混合毒类毒蛇咬伤的特色疗法,已形成完善的诊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标准。医院作为“四川省中西医结合蛇伤救治中心”和“泸州市蛇伤救治指导中心”,率先在四川地区开展该项技术,平均每年治疗人次在300人次左右,目前约有1500患者受益。

中药外敷

技术优势:“毒蛇咬伤穴位切开联合拔罐疗法”是针对四川地区毒蛇种类分布提出的一套充分结合经络理论、拔罐疗法及中药应用的成熟的中医治疗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排毒与解毒结合:强调局部选取“上八风”、“上八邪”穴位进行切开排毒处理,并辅以拔罐疗法以强化驱除局部蛇毒的效果。采用中药汤剂内服以化解体内蛇毒,抑制毒性成分的吸收与扩散,同时也调和机体气血,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同时在咬伤区域选取穴位,施行穴位切开联合拔罐疗法排毒,阻截蛇毒向深层组织及循环系统侵犯,辅以中药外敷解毒消肿镇痛,有效地阻止蛇毒进一步扩散至循环系统,并同步清除已入血的毒素成分。

2.副作用小:中医治疗蛇咬伤的内治与外治相得益彰,整个治疗过程在高效解除蛇毒威胁的同时,保持着对机体最小的扰动和最少的副效应。

3.疗效优:中医治疗蛇咬伤的药物采用易于采集、成本较低的中草药,如大黄、蒲公英、半边莲等,草药富含天然解毒成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显著,联动中医外治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病情进展,促进患者康复。

手部“上八风”穴行穴位切开

穴位切开联合拔罐疗法

适应症:毒蛇咬伤致肢体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