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化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文化 - 文化建设 - 正文

锦旗背后的故事(一)| 四年多的痛,10多分钟就解决了

发布日期:2024-03-14 浏览量:

-分享-

每一面锦旗背后

都有一个未知的故事

也许曲折,也许精彩

也许动人,也许温暖

……

由此绘成了一幅西南医大中医人

“千方百计 臻于至善”的

集体群像和生动画卷

“痛起来真是要人命,像刀在脸上划、电击棒杵到脸上,感觉比我当年生娃儿还痛。”泸州现年55岁的刘女士向医生诉说着她的痛苦经历。

4年前,刘女士出现右脸颧骨下方疼痛,疼痛呈阵发性,每次持续几秒钟就自行缓解。开始以为是长了虫牙,但检查后发现牙齿没有问题。几经周折,她终于找到了病因:三叉神经痛。

四年来,刘女士辗转多家医院,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病情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虽然可以通过开颅手术治疗,但费用贵、愈后差、不耐受等问题让刘女士望而却步。

前几日,刘女士右脸颧骨下方疼痛的症状加重,说话、吃饭、洗脸的时候更痛,严重影响睡眠,刘女士已经有些抑郁,难道下半辈子只能这样度过吗?

就在她几乎要失去信心的时候,经介绍找到了疼痛科刘庆教授。入院后第三天,刘庆教授为刘女士实施了“球囊压迫术”。短短十多分钟,手术顺利完成。

“不痛了,真的不痛了!”术后醒来的刘女士,扭了扭下巴,摸了摸右脸颊,喜出望外:“反反复复4年多都没解决,在疼痛科短短10多分钟就解决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轻松过。”

2024年2月26日,刘女士将“良医高尚解病痛,医术高明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疼痛科医护人员手中。

据刘庆教授介绍,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过去的治疗方法效果都不好,甚至需要做开颅手术,这也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看到无数患者被三叉神经痛折磨,刘庆决定攻克这一难题。为了啃下这一块“硬骨头”,刘庆带着韩聪医生和徐力医生到辽宁省人民医院学习微球囊压迫术。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且疗效好、费用低、风险小,更多患者能接受这种方式。

2017年,疼痛科正式开展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医院也成为四川省内最早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之一。截至今年,疼痛科已为500多例患者解决了三叉神经痛的烦恼,此项技术成为疼痛科的特色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