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科研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科研项目 - 正文

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开展2023年度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3-31 浏览量:

-分享-

各科技人员:

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聚焦中心大局,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积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谋务实之举、支管用之招,市社科联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度市级社科重点课题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把握省委赋予泸州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区域医药健康中心,打造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的定位要求,紧扣四化同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一体两翼齐飞的具体路径,以改革发展中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决策参考价值的应用性研究成果。

二、申报、立项

(一)申报要求

1.课题申报人即课题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单位即课题责任单位,每个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1项课题每个课题只能有1个课题负责人。

2.课题负责人已申报2023年度市级社科规划课题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相近的,不得参与此次课题申报;现有研究成果已发表、出版或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送了的(含阶段性成果),不得参与此次课题申报。

3.申报人应对选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现实情况有较深的了解;申报人可自行组建课题研究团队,认真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4.申报人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如实填写项目申报材料。

(二)填写材料。申报课题必须聚焦选题方向(附件1,填写《2023年度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申请书》(附件2)。申报材料于410日之内报送至医院科研部(纸质材料1份,电子版同步报送)。

(三)课题立项。4月底前,市社科联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申报课题进行立项。

三、成果要件

(一)完成时限。本次课题研究时限为6个月(20234月至9月),课题组务必把握好时间节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鼓励支持课题组提前完成课题研究。

(二)主要内容。课题务必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为主,深入调研分析当前形势及问题现状,注重国、省比较研究,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对策思路和政策建议,分析恰当,应用务实,字数控制在5000-8000字,切勿绕开课题研究方向。

(三)成果形式。课题结项后,市社科联将以《社科成果要报》形式报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参阅。

四、课题结项

(一)结项材料。课题结项时,课题组须填报《鉴定结项审批书》并附研究报告和1500字左右的核心观点(均11份),于920日前报送至市社科院。

(二)成果鉴定。课题成果由市社科联组织专家评审结项。课题成果如获市领导批示,可作结项重要参考依据。课题申报立项、结项(含阶段性研究成果)后,课题组通过其他有效渠道发表、出版或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送的,须事先征得市社科联同意,并在课题显著位置注明2023年度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字样。如未事先征得同意而发表、出版或报送的,已立项的不予结项,已结项的予以撤项,并追回相应课题经费。

五、其他事项

(一)强化管理。市社科院要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踪服务,注重指导,抓好课题成果编辑、报送,整理出版。

(二)加强扶持。对评审获得一、二、三等次的,市社科联将资助每个课题3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研究经费,结项后一次性支付。课题责任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资助经费,用于支持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应纳入各课题责任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课题组包干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专款专用。

(三)后期资助。为鼓励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此次课题实行二次资助,通过《社科成果要报》或其他有效渠道报送后,得到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签批的,按2000/个给予资助;得到其他市领导签批的,按1000/个给予资助。市领导圈阅的,50%比例给予资助。

联系部分:科研部 0830-3160823 邮箱lykyk3160823

 

附件下载:附件.docx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科研部

                         202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