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科研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科研项目 - 正文

关于申报2024年度西南医科大学社科联项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10-17 浏览量:

-分享-

科技人员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好服务中心大局,现启动2024年度西南医科大学社科联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同时,要聚焦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系统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为助推学校事业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申报类别

本次项目申报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

1.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应围绕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基础和前沿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鼓励学科交叉。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预期成果体量和质量应高于一般项目。申报重点项目评审未通过的,原则上不再转立为一般项目。

课题负责人原则上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且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重点项目拟资助经费为 2万元/项,实施周期为2年。

2.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应立足各学科的历史、理论、方法和应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建设与发展实际,体现申请人的学术素养,围绕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具有支撑作用的一般性基础问题、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专题性应用问题,开展具有学科视角的创新性研究。

一般项目拟资助经费为 0.5万元/项,实施周期为1年。

三、相关要求

1.申报人需为正式受聘于西南医科大学(含各直属附属医院)的在岗在职工作人员。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把关,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课题申请人填报的相关信息。

2.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本次项目申报作如下限定:申请人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能够承担和组织项目的实施,作为项目负责人限报 1 项,作为参研人员最多可参与 2 项。已获得立项资助的相同课题不得重复申报;目前承担有校级科研项目(含校社科联项目)未结题的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已申报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的申请人不能同时申报本次校社科联项目。

3.本次申报不再发布具体课题指南。申请人可着眼学校需求和学科发展,从学科视角按照选题规范自主拟定题目申报,避免重复研究。鼓励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赋能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建设、医学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质生产力、数智社会,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热点问题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4.项目执行期从2025年1月1日起

5.结题要求:

项目:在项目执行期内需完成至少1项以下目标:(1)项目负责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2)项目负责人以第一成果人获批校级及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3)项目负责人或团队成员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

一般项目:项目执行期内需完成至少1项以下目标:(1)项目负责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与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2)提交不少于2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

如以研究报告为形式申请结题,结项时需同时提交知网查重报告一份且重复率不超过15%;如以发表论文为形式申请结项,需在文中注明受本项目资助字样,且项目负责人需为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6. 2024年度校社科联项目实行在线申报,申报系统为“西南医科大学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网址:http://xnykdx.kjfw.vip),申请人需在线填写并上报项目申报书及相关附件材料,申报书论证活页模板见附件1

7.待医院科研部审核通过后,申请人需将系统最后确认提交的申报书及附件材料(项目组有外单位成员参加则视为合作研究,与外单位联合申报的须附联合申报协议及加盖合作单位公章)一式1份报送至科研部,由科研部统一提交至学校

网上系统申报时间为:2024年10月21日10:00 — 11月11日,纸质材料受理截止时间:2024年11月13日,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科研部 0830-3160823


附件1: 2024年度西南医科大学社科联项目论证活页(模板)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科研部

     202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