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 日,我院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王丽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文章“Btg2 Promotes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via Smad3-Dependent Podocyte-Mesenchymal Transition”,首次报道了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的重要致病基因。该刊属于中科院双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5.1。
据王丽介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urular sclerosis,FSGS)是慢性肾脏病的一种病理类型,对各种治疗的反应均较差,疾病呈慢性进行性过程,最终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而足细胞损伤在FSGS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B细胞易位基因2(B cell translocation gene,Btg2)在FSGS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促进了Adriamycin(ADR)诱导的FSGS,这是一种Smad3依赖的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
研究发现,在FSGS患者和动物模型中,Btg2在足细胞中明显上调,并与肾脏损伤的进展相关。足细胞特异性缺失Btg2可保护ADR干预的小鼠免受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的影响,同时抑制α-SMA和vimentin等EMT标志物,恢复上皮标志物E-钙粘蛋白。在培养的MPC5细胞中,Btg2的过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ADR和TGF-β1诱导的EMT和纤维化,这种作用又被Btg2的敲除阻止。在机制上,Btg2在TGF-β1的快速诱导后与Smad3结合,进而促进Smad3信号通路和足细胞的EMT,这种作用又被Btg2的过表达所加剧,而Btg2的删除则阻断了此过程。有趣的是,用Smad3抑制剂SIS3阻断Smad3信号通路也能抑制Btg2的表达和Btg2介导的足细胞的EMT,揭示了TGF-β/Smad3-Btg2机制在Btg2介导的FSGS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总之,Btg2在FSGS中具有致病性,并通过Smad3依赖的EMT途径促进肾小球足细胞的损伤。
据悉,王丽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筛选、临床治疗等各方面的研究。王丽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蓝辉耀教授、泰国清迈大学Fahsai Kantawong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胡琼丹博士、王洪连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四川省科技厅和医院的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