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党建须先行。为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在得荣县太阳谷镇党委的领导下,扎格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开拓创新,建立起了自己的支柱产业。

一、党委领导,支部落实
按照“镇党委抓规划、村党支部抓落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驻村干部张富兵、郭德彬抓销售渠道、党员群众抓过程和管理,”的模式,形成了分工明确、上下一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扎格村党支部多次召开党员大会研究村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以“传统产业+新型产业,分短期、中期、长期,三步骤走”的产业实施规划,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扎格村党支部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投资入股等形式,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20万余元大关。


二、支部带动,干部联动
扎格村党支部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驻村干部张富兵、郭德彬密切配合,团结村两委干部,通过分析研究村资源禀赋,发现难点、痛点、赌点,围绕得荣县“1+N”产业布局,结合村实际,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发挥党支部带动产业发展作用,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建立红心土豆种植示范基地30亩,以点带面,带动农户种植红心土豆,形成了扎格村支柱产业。


三、党员带头,群众参与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党员积极带头,不谈艰苦、不谈务工费,在布满荆棘的撂荒地上,重新开荒翻地、安装围栏、采购种子、打窝下种。在党员的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下,扎格村红心土豆种植示范基地如火如荼的建立了起来。建好后,为避免野生动物、牲畜糟蹋,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全体党员带头,挨家挨户,轮流到基地视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扎格村红心土豆迎来了丰收,据不准确统计,该基地亩产近4000余斤。


四、支部共建,拓宽销路
扎格村党支部始终坚持牵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积极谋划产业振兴的“金点子”,坚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扎格村党支部积极与帮扶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党办党支部、得荣县融媒体中心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依托帮扶单位设计了包装袋、签订了以购代捐协议。同时,党支部和驻村工作对正与当地菜商、外地商超合作,将红心土豆推向市场,预计产值可达20余万元。


扎格村党支部将继续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党建质量,团结、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增强产业内核,为群众增收、实现全面振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扎格村党员群众心怀“红心”,以红心土豆为载体,正奔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