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普外·疝与腹壁外科简介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疝与腹壁外科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在传承与创新的背景下,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科室医疗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完整,已经发展为以腹腔镜微创手术为优势,以多学科协作模式(...

特色优势

特色技术

2016 年医院于我科成立“腹部外科微创中心”,对各类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消化道肿瘤,均采用精准外科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MDT),“膜解剖”指导下的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如:腹腔镜下胃癌CME+D2根治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CME+D3根治术,保留肛门功能的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TME根治术,单孔/减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结直肠癌NOSES手术(腹部免切口,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等,以及个体化讨论局部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放化疗、靶向、免疫),胃癌、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膜转移转化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静脉输液港植入、肥胖减重代谢袖状胃切除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难度先进技术,治疗水平与国内外最新进展接轨。

2015 年医院成立“疝与腹壁外科中心”,是泸州地区较早以疝和腹壁专业为特色的科室,常规开展腹股沟疝、食管裂孔疝、复发疝、巨大切口疝、造口旁疝、脐疝、腰疝、白线疝等腹腔镜微创修补术式,以及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展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快速康复等优点。

优势病种

1、胃肠道肿瘤

手术治疗:我科对各类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消化道肿瘤,均采用精准外科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MDT),“膜解剖”指导下的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如:腹腔镜下胃癌CME+D2根治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CME+D3根治术,保留肛门功能的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TME根治术,单孔/减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结直肠癌NOSES手术(腹部免切口,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等,以及个体化讨论局部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放化疗、靶向、免疫),胃癌、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膜转移转化治疗。

个性化治疗:我科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穴位贴敷辨证用药、经穴推拿联合耳部刮痧用于术前镇静、术后失眠等手段,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2、腹股沟疝

手术治疗:我科对各类腹股沟疝、食管裂孔疝、造口旁疝、切口疝等,均可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于心肺功能差的高龄患者,可采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

个性化治疗:各类疝病以气虚下陷为基本治疗纲要,辩证施治选用中药方剂及中医外治手段。

3、肠梗阻

常规治疗: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禁食水、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感染、抑酸、营养支持等治疗,结合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手段。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根据患者的梗阻原因,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探查肠粘连性松解术、肠癌根治术、绞窄性疝松解切除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结肠造口术等。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辨证选择口服(或胃管注入)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中医外治法予以针灸治疗以及中药保留灌肠:选取我科特色肠痹灌肠液,将中药直达患处,起到缓解腹痛、行气通便的作用;同时还使用到热奄包、艾灸等治疗,起到温阳、通腑、行气的效果。

4、急性胰腺炎

常规治疗:心电监护、禁食、补液、补充电解质、抑酸、维持水盐酸碱平衡;禁食时间长者,可酌情给予营养支持;胆源性胰腺炎或胰周液体积聚较者,可给予微创手术或局部引流治疗。

个性化治疗:中医外治法选用协定处方肠痹液保留灌肠,协定处方六合丹外敷于上腹部,方由大黄、黄柏、白及、薄荷、白芷、乌梅组成,行气止痛效果佳。

 5、肥胖所致代谢综合征

针对BMI>27.5的病理性肥胖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具备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减重代谢手术-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胃旁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6、晚期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

对于各类晚期恶性肿瘤合并大量腹水的患者,如晚期胃肠癌、腹膜癌、卵巢癌等,我科采用腹腔热灌注技术进行局部灌注化疗,能够减少腹水,减轻患者腹胀腹痛症状,延长患者生命,效果良好。

院内制剂

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和潜心专研,我科研发两个院内制剂,人参黄芪颗粒和膈下逐瘀颗粒,主要用于小肠缺血性疾病和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

1、人参黄芪颗粒

  人参黄芪颗粒将“治血、治气、理肝”寓于一方之中,旨在通过培土固本、养血止血,以调达急慢性失血患者的全身气血。该院内制剂已成功获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备案(备案号:川药制备字Z20230079000)。

2、膈下逐瘀颗粒

  膈下逐瘀汤着眼于“通” 法,旨在改善腹盆腔微循环,可以达到理气行滞、化瘀止痛目的,对各类腹部手术后的病人,特别是瘀血型腹痛患者疗效较好。其主要药理学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抗炎镇痛等,它可以增强免疫调节作用,减轻炎症损伤,降低血液黏度。其各药物组成被证明具有减轻心、脑、肝、肾、消化道脏器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该院内制剂已成功获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备案(备案号:川药制备字Z20230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