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科研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科研项目 - 正文

关于发布2021年度西南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联合科研项目(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指南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8-20 浏览量:

-分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研创新为主轴,全面激发我院科研创新活力,切实提升我院科技人员科研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科研素质的科研骨干人才,培育孵化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根据我院科研实际,现启动2021年度西南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联合科研项目(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工作。

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按照“分层培养、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支持具有科学意义、学科交叉、学术思想新颖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旨在储备更多科技人才,多层次、全方位提升我院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2021年度西南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联合科研项目(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与积累。

一、评选条件

(一)申报基本条件

1、申请者需正式受聘于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2、申请者与课题组成员具备实施研究的能力和时间保证,具备基本研究条件。

3、在研西南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联合科研项目未结项者,不得再申报本次项目,学科计划和基地计划不受限制。

4、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申报2021年度联合项目限1项。

5、已获得立项资助的项目不得进行重复申报。

(二)本提升计划以基金项目资助的形式实施,项目包括:“雄鹰计划”“春晖计划”“佑护计划”“人教计划”“学科计划”“基地计划”。

(三)提升计划支持的项目类别及要求如下:

1、雄鹰计划

雄鹰计划是为了加强高端科研骨干培养而制定的专项计划,旨在培养高层次科研骨干,组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力争在部分前沿的学科领域中取得突破,提升我院科研核心竞争力。申请人需为医院正式员工,且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具有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能力。每项资助3-5万元,拟资助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5项。

申报要求:

(1)年龄及职称要求:原则上为博士或副高及以上职称,特别优秀或研究内容特别具有价值者,可适当放宽;

(2)科研基础(以下满足其一):

1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期刊上发表论著≥2篇或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著≥3篇;

2近3年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或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前三);

3近3年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项且项目到账经费≥10万元;

4近3年以排名前三获得厅局级科技奖(或国家二级学会奖),或以排名前五获得省部级科技奖(或国家一级学会奖)。

2、春晖计划

春晖计划是为了培育青年科研人才而制定的专项计划,申请人需为医院正式员工,旨在通过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技术领先、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队伍,为医院发展储备人才资源和后备力量。每项资助2-3万元,拟资助项目原则上不超过20项。

申报要求:

(1)年龄及职称要求:原则上为博士或中级及以上职称;

(2)科研基础(以下满足其一):

1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期刊上发表论著≥1篇或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著≥2篇;

2近3年主持院级、校级项目或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前三);

3、佑护计划

佑护计划是专项资助医院护理学科领域的科研专项计划,主要支持对象为我院护理人员,旨在通过护理专项资助,激发护理人员从事科研的热情,提升护理科研水平。申请人需为医院正式员工。本计划分为A类、B类,具体要求如下:

A类:

申报经费每项不超过0.5-1万,拟资助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0项。

申报要求:

(1)职称要求: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2)科研基础(以下满足其一):

1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护理研究相关论著≥2篇(不含综述和个案报道);

2近3年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院校项目或以上科研项目≥1项(前二);

B类:

申报经费每项不超过0.3-0.5万,拟资助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0项。

(1)职称要求:申请者需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为中级以下职称(不含中级);

(2)科研基础(以下满足其一):

1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护理研究相关论著≥1篇(不含综述和个案报道);

2近3年作为研究者参与院校项目或以上科研项目≥1项;

4、人教计划

人教计划是专项资助医院人文社科及教改领域的科研专项计划,全院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均可申报。申请人需为医院正式员工,申报经费每项不超过0.3-1万,拟资助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0项。

申报要求:

(1)职称要求: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2)科研基础(以下满足其一):

1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人文、社科、教改相关论著≥1篇(不含综述和个案报道);

2近3年主持或参与人文、社科、教改相关的院级、校级项目≥1项(前三);

5、学科计划

学科计划重点支持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骨关节疾病、中西医结合药理学研究三个方向。围绕学科评估、博士点申报、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确定申报方向。申请人需为重点学科负责人,旨在通过支持重点学科,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巩固和扩大高等医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优势。每项资助30万元,拟资助项目3项。

6、基地计划

基地计划是为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而制定的专项计划,重点支持出血性中风病等心脑血管病种、原发性肝癌等肝病病种,加强疑难重大疾病和临床诊疗有明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重点病种研究。申请人需为病种负责人。心脑血管病种资助50万元,肝病病种资助30万元,拟资助项目2项。

二、科研绩效考核

(一)雄鹰计划、春晖计划、佑护计划、学科计划和基地计划目标周期为三年,起止时间2021年11月1日-2024年10月31日;人教计划目标周期为两年,起止时间2021年1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科研绩效考核分为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及期满考核。

(二)考核目标:

(1)雄鹰计划

项目负责人应在培养周期内,发表SCI论著(IF≥2)≥1篇或发表中文核心论著≥2篇;或获批与本研究成果相关发明专利≥1项,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或国家一级学会奖)1项(排名前三),成果知识产权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所有。

(2)春晖计划

项目负责人应在培养周期内,在SCI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或发表中文核心论著≥1篇;或获批与本研究成果相关发明专利≥1项,或获得厅局级科技奖(或国家二级学会奖)1项(排名前三),成果知识产权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所有。

(3)佑护计划

A类:项目负责人应在培养周期内,发表科技核心论著≥1篇;或获批与本研究成果相关实用新型专利≥2项,成果知识产权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所有。

B类:项目负责人应在培养周期内,发表课题相关论著≥1篇,文章需在知网、万方、维普三大网站上可查询;或获批与本研究成果相关实用新型专利≥1项,成果知识产权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所有。

(4)人教计划

立项项目负责人应在培养周期内,发表人文社科、教改相关论著≥1篇;或以副主编及以上身份编写相关教材≥1部;或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成果知识产权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所有。

(5)学科计划

    学科团队应在目标周期内,研究成果须至少发表2篇与本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SCI论著(IF≥3或JCR分区为二区及以上)和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至少2篇论著,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或国家一级学会奖)三等奖及以上1项,或获批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1个,成果知识产权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所有。

(6)基地计划

    心脑血管病种:项目负责人应在目标周期内,研究成果须至少发表3篇与本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SCI论著(IF≥3或JCR分区为二区及以上)和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至少3篇论著,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或国家一级学会奖)二等奖及以上1项,或获批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1个,成果知识产权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所有。

肝病病种:项目负责人应在目标周期内,研究成果须至少发表2篇与本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SCI论著(IF≥3或JCR分区为二区及以上)和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至少2篇论著,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或国家一级学会奖)三等奖及以上1项,或获批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1个,成果知识产权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所有。

三、经费管理

(一)提升计划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医院相关规定编制经费预算,医院负责对编制的经费预算进行审定批复。

(二)提升计划经费纳入医院财务统一管理,专户核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科研人员开展科研业务发生的直接费用。所有课题必须按期完成,不能延期,延期课题医院收回所有经费,负责人三年内不能申报任何课题。

(三)本计划不予预算绩效和专家咨询费,劳务费不超过项目立项经费的5%。

四、申报方式

项目申报人根据申报方向填写2021年版医院科研课题申报书及活页(见附件),A4纸双面打印,申报书一份(同时将具有申报资格的科研基础证明材料作为附件),活页5份(所有个人信息(包括项目组成员)删除,不提供任何附件),于2021年9月17日下午17点之前由所在科室签署意见后报送至医院科研部,同时将电子版申报书和申报信息表(附件6)发送至科研部邮箱(lykyk3160823@126.com),逾期不予受理。

五、注意事项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项目,应符合国家临床研究和伦理有关要求,申报人员填写“科研伦理预审查申请表”(附件5)一式两份到伦理办进行申报审查,提交申报书时同时提交“预审表”,项目立项后经伦理委员会正式审查批准后才能开展相关研究。

六、联系方式

医院科研部:0830-3160823

 

附件:

关于发布2021年度西南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联合科研项目(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指南的通知(1).zip


1.自然科学类项目申报书

2.自然科学类项目申报书活页

3.人文社科及教改类项目申报书

4.人文社科及教改类项目申报书活页

5.科研伦理预审查申请表

6.申报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