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5岁的刘国容,居住在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龙升村,家里儿子、儿媳、女儿常年在外工作,就她留在家里,负责照顾两个上学的孙子、孙女和家里的农活。但在忙碌的生活中,她总是把院里院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村里的群众都称她为“刘嬢嬢”。
3年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冯跃平受命担任龙升村驻村第一书记。到了村上之后,冯跃平就在刘嬢嬢家租了一间房当宿舍,在她家立账开伙,同吃连心饭。
房东嬢嬢眼里的第一书记
刚到村上,冯跃平就发现村里青壮年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为了解决村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他就组织村里留守人员结成了互帮互助团队,在龙升村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工作之余,他主动带头帮助村民开展春耕生产,秋收谷物。
冯跃平帮助村民收割水稻
冯跃平经常鼓励刘嬢嬢“给孩子们树立榜样,不躺平式张嘴伸手”;“在农忙之余,近打些零工,补贴家用”;“同时,我们的日子好起来了,不能忘了本,是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实好,吃水不忘挖井人。”
村民眼中的第一书记
“我是农民的儿子,要把青春热情挥洒在这片热土上,帮助群众解决忧心事。”这是第一书记冯跃平的履职承诺。为更好打开工作局面,村民们的春种秋收,留守老人及儿童有个头痛脑热,冯跃平总是发挥专业优势,尽己所能给予帮助,得到了乡亲们广泛好评。
百姓的田间地头、党员群众的院坝头都是第一书记工作的场所。谋划产业发展、协调改修污水管道、转移地灾群众、发展新党员等,每项工作他都尽心尽力。村里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村民总爱拉上他话话家常,把他当成自己的家里人。
作为驻龙升村的第一书记,冯跃平深知肩头担子的重量。每天只要有时间,就会骑着摩托车,到村里转一转,看一看,与群众聊聊家常,关切地询问村民,“地里庄稼长得怎么样?”“今年收成好不好?”“家里还有没有啥困难?解决得怎么样了?“
冯跃平与村民聊家常
村干部眼中的第一书记
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冯跃平积极带领村组干部外出参观学习,推动建立龙升村独活种植示范基地;联系医院,采用以购代捐的方式购买南瓜、猕猴桃、大米等;还通过第一书记为龙升村代言、向亲朋好友推荐等方式,销售龙升村的土鸡、自酿酒等土特产;逐户宣传森林防火禁令、冬季烤火一氧化碳中毒防护,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劝导、房屋普查、环境卫生治理等基层治理工作;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冯跃平帮助龙升村小区解决排污问题
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能更好助力驻村帮扶干部打开群众的心扉,充分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搭建起党的政策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刘嬢嬢与冯跃平同吃连心饭的故事,反映了广大驻村帮扶干部、党员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是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共同面对困难与挑战的真实缩影。从一名普通药师到驻村第一书记,从农村工作的小白到成为龙升村民的贴心人,冯跃平无悔这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