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作为影像科年轻医生的他
就一门心思“好”上介入
从此摸爬滚打
硬是把一个原本隶属于影像科的技术
“干”成了一个专业学科
成立了独立科室
参与并引领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影像介入事业
从无到有、自小变大、由弱变强的飞速发展
他,就是斯光晏教授
从工作起,大家就叫他斯大爷
他也是当时科室里年龄最小的“大爷”
2009年,就职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2010年,任放射影像科主任兼放射影像科介入诊疗组主任
2017年,荣获四川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
1997年毕业于
泸州医学院(现西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的斯光晏
就开始从事介入学科临床工作
一干就是26年
彼时,介入诊疗技术作为现代医学的新兴治疗技术,刚刚兴起却如燎原之势。
当时,中国介入放射学奠基人刘子江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诊疗中心主任、影像学院院长周石教授两代介入人在全国赫赫有名。
“做这300只兔子动物实验的课题,到现在我都不吃兔子肉了。”
300只家兔的“原位肝癌模型建立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斯光晏读研时的研究课题。读研期间,他系统地先学习技术,再学习诊断,课余时间就借读周石教授的各种相关书籍,做课题实验时,更是每天从早到晚都泡在实验室,与兔子为伴。

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以后
斯光晏积极整合资源
进行“兵选将”“将点兵”的“双向选择”
遴选能在放射防护领域从事影像诊断学和介入医学的专职医师。同时,引进血管外科专业的优秀研究生,进行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超声医学、DSA、核医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着手组建起了一支介入诊疗团队。
2010年,占地面积390平方米,拥有一套DSA设备,1台微波消融仪及其配套、1间手术室的放射影像科介入诊疗组正式建成。当年,仅凭3名医护人员就完成了2000多人次的治疗,手术范围已涵盖除心脏以外的全身所有脏器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
斯光晏认为
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是科室发展的核心
2013年,他开始着力打造一支科室骨干为主体、青年人才为网底的人才梯队。介入室的医生绝大部分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让年轻人成长最快的方式是让他们上手术台。”
“现在科室就我最老,大部分30岁左右。”
近几年来,多名医生远赴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等国内外顶尖医院完进修学习。
短短几年
介入团队青年人才不断涌现
争做脱颖而出的“个中翘楚”
形成一支知识、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
科室人才梯队
2009年,科室成功开展全身各部位血管造影术及常规介入治疗。
一名左下肢长期肿胀的年轻女性患者
造影诊断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通过介入治疗后左下肢肿胀症状完全消失
是泸州首例
诊断并治愈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
2010年,开启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升级。
2015年,成功为1名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经皮导管颅内动脉腔内药物溶栓术。
2016年,成功开展急性脑梗塞腔内取栓术。
2018年,55岁患者反复胸背胀痛,CTA明确为胸主动脉弓上段和下段动脉瘤,最大瘤径已达9cm。斯光晏带领介入团队将带有三支“烟囱”的人工血管覆膜金属支架植入到血管腔内,术后5天,患者即能下床活动并出院。标志着医院介入治疗达省内较高水平。
2023年,一名腹主动脉瘤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双侧肾动脉及副肾动脉等多支血管的患者慕名找到斯光晏教授。通过p3D打印和体外开窗,将6个开窗的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成功植入患者血管内,患者痊愈后出院,标志着医院介入治疗达国内甚至国际较高水平。
而今,科室9名医护人员,其中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4名。